oaoo.com.cn-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青楼妓女禁脔道具调教sm,国产黄在线观看免费观看不卡,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img

掃描訪問網站

網站首頁
img 當前位置:職工文苑 > > “十二五”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新部署

“十二五”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新部署

發布時間:2012-05-23

新聞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管理員

瀏覽量:830

   目前,中國地質調查局先后編制完成《地質礦產調查評價專項實施方案》、《海洋地質保障工程實施方案》和《國土資源調查評價十二五重大項目建議》,基本形成覆蓋我國陸域和管轄海域范圍的地質調查工作部署。

  全國地質調查工作部署思路

  全面貫徹落實公益先行,基金銜接,商業跟進,整裝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質找礦新機制,堅持中央、地方政府及企業相互聯動,公益性地質工作、地質勘查基金與商業性礦產勘查工作有機銜接,地質找礦與礦產開發緊密結合,地質找礦與礦業權管理及地勘單位改革發展協調配合。

  圍繞三年有重大進展,五年有重大突破,八年重塑礦產勘查開發格局總體目標,按照找新區、挖老點、走出去、依靠科技和人才的總體要求,陸海協調、油氣與非油氣統籌、當前與長遠結合,合理部署地質調查工作,全面推進全國地質找礦行動計劃的實施。

  圍繞國家需求、地質找礦突破需要解決重大地質問題,以及國土資源管理的需要,統籌考慮中央出資開展的各類地質調查工作,加強基礎地質工作和區域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工作。系統開展重點成礦區帶、重要經濟區、重大工程建設區、重大地質問題區和海岸帶的基礎地質調查、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和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工作。

  全國地質調查工作總體目標

  ——力爭實現找礦重要新發現,引導和拉動商業性礦產勘查。完成重點成礦區帶重要遠景區礦產遠景調查工作;圈定找礦靶區1500處,新發現鈾、鐵、銅、鋁等礦產地500處;作好與地勘基金的銜接,引導社會資金跟進勘查,推進地質找礦快速突破;完成錳、鎳、錫、鉻、鉬等12個重要礦種的資源潛力評價工作。

  ——大幅提高成礦帶基礎地質工作程度。基本完成重點成礦帶找礦遠景區中比例尺區調、區域重力、航磁和區域化探調查。完成找礦遠景區1∶5萬區調80萬平方千米。完成省級區域地質志和系列地質圖件編制。

  ——海洋地質調查完成1∶100萬海洋區域地質調查300萬平方千米,實現我國海域小比例尺海洋地質調查全覆蓋。完成重點海域1∶25萬區域海洋地質調查15萬平方千米。

  ——重要經濟區、重大地質問題區、重大工程區基礎地質調查。1∶25萬基礎地質綜合調查100萬平方千米;1∶5萬區調20萬平方千米;1∶25萬地質環境綜合調查37萬平方千米;1∶5萬地質環境綜合調查5萬平方千米;基本完成全國主要農牧經濟區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

  ——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完成地質災害高發區1∶5萬調查120萬平方千米,建立國家級地質災害早期預警區20個;完成東部地區地面沉降調查10萬平方千米;完成首輪全國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解決嚴重缺水地區和地方病區550萬人飲水困難。

  ——開發、引進、推廣一批國土資源調查急需的先進技術和裝備,研制一批新的調查評價技術標準和規范。

  ——自主創新一批基礎地質和成礦理論。

  ——探索建立中央與地方地質工作統籌協調、公益性與商業性地質工作銜接的新機制,形成相互銜接、協同作戰、上下聯動的地質勘查新局面。

  全國地質調查工作主要任務

  根據國土資源部總體部署,十二五中央財政出資開展的地質工作有以下幾方面:實施地質礦產保障工程,包括地質礦產調查評價專項、境外地質調查專項、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專項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專項;實施海洋地質保障工程;油氣資源戰略選區專項;中央地勘基金;危機礦山專項。

  按照地質找礦新機制,地質調查主要部署開展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依托地質礦產調查評價專項以及海洋地質保障工程等部署,每年投入資金約60億元~70億元,重點開展以下工作:重點成礦區帶地質礦產調查評價,能源礦產調查評價,整裝勘查區地質礦產調查,重要經濟區地質調查評價,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海洋地質調查和重大科技問題研究。同時,在工作部署安排上突出加強青藏專項和新疆358項目,積極推進危機礦山專項二期的組織實施。

                     (摘自:中國國土資源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