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慶幸在2013年開年之際參加了院組織舉辦的職業生涯發展培訓班,通過一天的學習受益匪淺,打內心感謝程博士以如此生動、詼諧、直觀和條理的方式深入淺出的講解職業生涯的內涵和具體方法。其次,結合自身二十多年的工作心得,能夠使自身對職業素養、職業規劃、內外職業的修養有了更全面、更系統、更深入的理解,其醍醐灌頂之感油然而生,感想頗多:
一、 培養優秀的職業素質、規劃正確的職業生涯
隨著程博士只要開始,永遠不晚,只要進步,總有空間開講,到管理是管人理事,還是管事理人,再到人生價值和職業內涵的剖析,使我們得到通過從事一個或幾個職業來滿足人生需求、實現人生價值的感悟,從而明確一個具有優秀職業素質的人必須具有正確的觀念、專業的知識、嫻熟的技能和健康的心理,其缺一不可。
每個人都應該想一想,自己一生最高層次的追求是什么,怎么樣才能更多地幫助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需要通過什么途徑來實現?有的人說,我家里有錢,不愁吃,不愁穿,沒錯,基本的溫飽得到保障,但無法感受到團隊歸屬感,無法發揮自己潛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無法感覺到人的一生是在求知求美的創造過程。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就是在為社會做出貢獻和對自我價值的不斷認定過程中來實現的,而這個過程就是我們的職業生涯。
二、 從要到給的觀念轉變是優秀職業人的核心
一個人在職場的價值不是要出來的,而是給出來的,在想要的時候要多想想能給什么,在請示領導問題時要想想能給領導幾個備選方案,在想要更多待遇時要想想給單位做出了多少貢獻,在要求他人的時候要想想自己是否給人做出了榜樣,從要到給觀念的轉變成為一個優秀職業人的分水嶺,牢固樹立先給后要的思想才能保證職業生涯之路一帆風順。
三、 內外職業生涯的發展規律
內職業生涯和外職業生涯之間的辯證邏輯關系是內職業生涯決定外職業生涯,外職業生涯對內職業生涯能動地反作用,外職業生涯一定要適應內職業生涯的性質,這是職業發展的普遍規律。正是基于此,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只有一手是不行的,套用小平同志的話來說,要以內職業生涯建設為主,以外職業生涯建設為輔,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只有在這個原則下,充滿希望、富有可持續發展的職業生涯之路才能形成,否則好似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如果過于關注內職業生涯的發展,就會成為有才華的窮人郁郁而不得志;如果過于關注外職業生涯的發展,就會出現官迷、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現象,職業的危機就潛伏在你盛名的光環之下,隨時都會出現。
這次職業生涯培訓只是一個學習的新起點,需要自身不斷學習、體會和實踐,不斷完善自己,規劃自己,在職業生涯中只要開始追求,就永遠不晚,只要能夠進步,就總有空間。
謝曉波